跳到主要內容區

校務發展計畫

 

德鹿谷國民小學校務發展計畫

校務發展計畫114年2月18日校長草擬晨會通過此計畫可依校務實際運作進行滾動式彈性修正

壹、學校現況

一、學校

學校名稱

南投縣仁愛鄉德鹿谷國民小學

電話

0492970063

網址

https://hzps.ntct.edu.tw/

傳真

0492970075

校址

南投縣仁愛鄉德鹿谷村莎都部落一巷23號

校長

高天龍

教職員工數

21

班級數

7(含幼兒園1班)

學生數

56

二、教職員

校長

男教師

女教師

護士

職員

工友

警衛

小計

1

6

10

1

2

1

0

21

三、學生(請依學校類型自行調整)

年級

班 級 數

男學生數

女學生數

學生數合計

一年級

1

2

6

8

二年級

1

3

1

4

三年級

1

4

2

6

四年級

1

1

5

6

五年級

1

6

3

9

六年級

1

1

1

2

幼兒園

1

10

11

21

特殊班

0

0

0

0

總計

7

27

29

56

四、學校簡介或特色

(一)本校位於仁愛鄉德鹿谷部落

(二)民國110年更名為「德鹿谷國民小學」學校為賽德克族部落

(三)學校目前發展籃球及傳統歌謠

五、SWOTS分析

優勢-S

劣勢-W

 

內部因素

 

策略方向

 

外部因素

  • 每學年一班,學生人數不多,符合小班教學精神,協同教學實施較易。
  • 班級藏書充足。
  • 教師平均年齡輕,進修意願高。
  • 教師間和諧,能資源共享。
  • 行政主管具有溝通協調能力及計劃執行確實。
  • 學生全數為賽德克原住民族群,實施鄉土教學較具成效。
  • 學生具有原住民天賦之身體協調性與韻律感。
  • 家長深存尊師重道之傳統美德,信賴教師之專業。
  • 校地狹窄且校舍老舊,專科教室嚴重不足。
  • 社區成年人口外流嚴重,造成入學學童逐年減少。
  • 教師流動率高。
  • 所有教師均兼辦行政工作,業務繁雜,心力無法盡情發揮於教學。
  • 教師年輕,教學與行政經歷普遍不足。
  • 單親與隔代教養比例高。
  • 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待提升。
  • 特殊學生缺乏編制內之特教師資指導。
  • 部份家長忙於生計,小孩教養問題較難兼顧,造成管教問題。親職教育有待加強。

機會-O

SO策略

WO策略

  • 校園四周保有天然地理環境,有利於推動自然與天文教學。
  • 社區田園、果農、生態豐富,適合發展田園教學。
  • 世界展望會及民間慈善團體對貧困學童補助多。
  • 當地善用教會、發展協會辦理成人社會教育。
  • 家長積極參與學校或社區活動與團隊。
  • 社區人力資源豐富(賽德克語、傳統編織、藤編)。
  • 本校平均每班人數達小班小校標準,可有效推動小班教學。
  • 尋求社會資源,充實教學設施。
  • 依學生特長發展原住民傳統舞蹈與體育。
  • 蒐集地方自然、人文與生態等資源,作為規劃學校本位課程的參考。
  • 落實「社區學校化」,讓社區與學校融為一體,共存共榮。
  • 持續整修校舍、美化校園。
  • 善用現有設備,規畫教育活動。
  • 人力資源妥善規劃,各處室協調工作,提供更有效率、更親和的服務給全體師生
  • 加強生活教育及親職教育
  • 為特殊學生申請巡迴輔導教師到校輔導。
  • 威脅-T
  • ST策略
  • WT策略
  • 學區地處偏遠,學生文化刺激少及城鄉交流實施困難。
  • 本校舊廚房與A棟宿舍旁之地基遭大水衝擊流失,有潛在危險性。
  • 校園東南方山坡上方路面有土石塌陷之虞。
  • 政府經費緊縮,硬體擴充不易。
  • 地處偏遠,交通不便,資訊或物資往來不利。
  • 教師校外進修較困難。
  • 原住民傳統文化在部落中逐漸受外來文化衝擊而式微。
  • 善用賽德克族群發源地之優勢,發展原住民文化。
  • 利用豐富的自然資源,規劃學習課程。
  • 提升學校讀書風氣、發展學生多元化興趣。
  • 落實榮譽制度,提昇勤學獎勵功能。
  • 推動學校本位課程,使家長成為教育的夥伴。
  • 邀請社區人士參與學校活動。
  • 爭取老舊教室拆除,原地重建。
  • 鼓勵教師研究發展教材教法及其他進修,或可聯合他校組成教學聯盟或社群。
  • 持續加強親職教育。
  • 積極發揮家長會功能,協助與推動校務發展

備註:學校師生得獎、社區產業特色、教師表現..等均可納入

SO策略:以學校內部的優勢來掌握外部的機會。

WO策略:利用學校外部的機會來改善內部的劣勢。

ST策略:使用學校內部的優勢來避免或降低外部威脅的衝擊。

WT策略:降低學校內部的劣勢與避開外部的威脅。

貳、教育理念與經營策略

教育價值與信念深受雙親的影響,這個影響就是一個「心」字,用心戮力推動教育政策、用心經營我的學校、用心看待我的同仁、用心面對我的社區家長、用最真的心成為我學生的貴人;原住民樂觀進取的熱情會感染我將經營的學校,而自己想經營的學校圖像很簡單就是以真心為主軸,打造學生安心、教師用心、家長放心的溫「心」樂堂。

我教育理念的目標是打造帶給親師生感動與開創璀璨未來的教育樂堂,「教育是我所選擇的,成就孩子相形也成就了自己」而自己的教育理念與教育現場的吻合圖像如下:

(一)學校的使命:發掘學校、社區、教職員、家長與學生內在深層的特色與潛能;營造符合教育價值與學校需求的特色校園環境。並致力於製造讓學校全體親師生均能感動的成功經驗;奠定學生開創璀璨未來的根基。

(二)我們的信念:學校為孩子而存在,學校的一切作為都是為了孩子的一切。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需要用心關照,才能創造美麗人生。每個孩子都有學習的本能,教養得當,每位孩子都能成功。

(三)學生的圖像

1.培養有心的孩子:加強品格教育、生命教育。

2.培養有實力的孩子:落實基本能力的養成及補救教學的實施。

3.培養積極的孩子:實施合作學習、開發多元智能,不放棄每個孩子。

(四)教師的圖像:

1.鼓勵用心的教師:每個教師要以學生有效學習為目標。

2.培養成長的教師:建構專業學習社群以提昇教師專業知能及學生學習效能。

(五)家長的圖像:

1.能合作的家長:型塑積極性親師合作建立夥伴關係。

2.能分擔的家長:家長參與學生學習,分享與分擔教育責任。

參、辦學績效

一、目標一:「培育身心健全之國民」~行動方案及具體措施

目標

策略

行 動 方 案

具   體   措   施

辦理

單位

實施期程

短期

中期

長期

培育身心健全之國民

培育

的課程教學

1.規劃成立課程發展組織並務實運作

1-1-1定期召開課發會或領域小組會議(每學期至少2次)。

教導處

v

v

v

1-1-2辦理教學觀摩,進行課程知識分享及議課。

教導處

v

v

v

1-1-3成立教科書評選小組,選用審定合格並滿足教師之教科書。

教導處

v

v

v

1-2-1申請各式計畫、寒暑假課輔(藝能類)以及藝術深耕計畫,實施書法教育。

教導處

v

v

1-2-2利用校務發展基金部分補助經費實施泰德克文化教育。

教導處

v

1-2-3逐年建置教學空間。

教導處

v

v

v

2.落實品德教育,建立友善校園。

2-1-1辦理模範生選拔及表揚活動,樹立楷模典範學習。

教導處

訓導組

v

v

v

2-1-2辦理品德教育、人權教育宣導活動。

教導處

訓導組

v

v

v

2-1-3推動閱讀教育。

教導處

v

v

v

2-2-1公布學校全校性學生獎勵辦法及榮譽制度。

教導處

訓導組

v

v

v

3.提供多元體育活動,落實推動體適能政策。

3-1-1辦理村校聯合運動會。

教導處

v

v

v

3-1-2推展男子籃球、射箭等體育團隊。

教導處

v

v

v

3-1-3推展女子籃球、射箭等體育團隊。

教導處

v

v

v

3-1-4辦理寒暑假體育類活動營。

教導處

v

v

v

4.強化學生合作的群性生活

4-1-1辦理防震防災逃生演練教育活動。

教導處

訓導組

v

v

v

4-1-2辦理社區打掃清潔服務活動。

教導處

訓導組

v

v

v

4-1-3落實推動學生朝會進行各式教育宣導。

教導處

訓導組

v

v

v

4-2-1成立導護生協助學校秩序維持與午餐工作。

教導處

訓導組

v

v

v

目標

策略

行 動 方 案

具   體   措   施

辦理

單位

實施期程

短期

中期

長期

培育身心健全之國民

培育

的課程教學

5.提供多元適性教學及社團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能力。

5-1-1落實推動閱讀教育活動。

教導處

教學組

v

v

v

5-1-2成立領域社群,並配合班級閱讀辦理。

教導處

v

v

v

5-1-3發展籃球隊、射箭隊以及田徑隊等社團。

教導處

v

v

v

5-2-1辦理學校校慶活動。

教導處

v

v

v

5-2-2辦理學校感恩週活動。

教導處

v

v

v

6.開創多元輔導活動,提供學生適性發展。

6-1-1發展各式學校輔導活動。

教導處

輔導組

v

v

v

6-1-2辦理課輔、補救教學活動。

教導處

教學組

v

v

v

6-1-3辦理畢業生生涯輔導及畢業旅行。

教導處

輔導組

v

v

v

6-1-4辦理性平宣導、自殤防治、心理衛生、特殊教育以及家庭教育宣導及教育活動。

教導處

輔導組

v

v

v

7.鼓勵教師進修及研究,並獎勵績優教師。

7-1-1辦理學校本位週三進修活動。

教導處

v

v

v

7-1-2鼓勵教師在職進修。

教導處

v

v

v

7-1-3成立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教導處

v

v

v

7-1-4辦理領域分享活動。

教導處

v

v

v

7-1-5落實推動績優教師選拔並報府接受表揚。

教導處

v

v

v

二、目標二:「創造家長參與信任之關係」~行動方案及具體措施

目標

策略

行 動 方 案

具   體   措   施

辦理

單位

實施期程

短期

中期

長期

創造家長參與信任之關係

區化

社區學校化

1.透過民主參與,凝聚家長共識,強化家長會功能。

1-1-1定期召開家長大會,鼓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

總務處

v

v

v

1-1-2召開班親會,協助參與班級事物。

總務處

v

v

v

1-1-3運用家長組織申請民意代表配合款,挹注校務發展。

總務處

v

v

v

1-1-4邀請地方仕紳、民意代表參與學校各式教育活動。

教導處

v

v

v

1-1-5辦理親職教育,提供家長增能。

教導處

v

v

v

2.建構學校為學習型組織,形塑親師學習分享文化。

2-1-1辦理家長成長班。

教導處

v

v

v

2-1-2推動教師專業成長工作坊。

教導處

v

v

v

2-1-3開放校園,鼓勵社區民眾到校活動。

總務處

v

v

v

2-1-4配合社區辦理各式活動。

總務處

v

v

v

3.推動在地原住民文化及多元文化教育。

3-1-1辦理親子共讀活動。

教導處

v

v

v

3-1-2落實推動家庭教育活動。

教導處

v

v

v

3-1-3辦理原住民傳統文化教育。

教導處

v

v

v

3-1-4辦理戶外教育活動

教導處

v

v

v

4.經營良好親師關係,參與協助學校活動。

4-1-1鼓勵教師經營班親會,引入家長人力、物力資源。

教導處

總務處

v

v

v

4-1-2建置網站、聯絡管道,進行親師正向互動。

教導處

總務處

v

v

v

4-1-3推動家長終身學習課程

教導處

v

v

v

三、目標三:「構築溫馨與享學之校園」~行動方案及具體措施

目標

策略

行 動 方 案

具   體   措   施

辦理

單位

實施期程

短期

中期

長期

構築溫馨與享學之校園

規劃並構築溫馨與享學之校園

1.設置安全溫馨的設施,並建置檢核與管理機制。

1-1-1設置無障礙設施。

總務處

v

v

v

1-1-2學校設施定期安檢,加強門禁管制。

總務處

v

v

v

1-1-3簽訂校園安全協定書(平靜派出所)。

教導處

訓導組

v

v

v

2.檢討學校校園空間規劃,並適時調整修正。

2-1-1規劃家長接送區及停車場地。

總務處

v

v

v

2-1-2規劃並執行校園綠美化。

總務處

v

v

v

3.形塑校園藝文空間與裝飾。

3-1-1充實公告欄版面及穿堂告示。

教導處

v

v

v

3-1-2佈置校園角落。

總務處

v

v

v

3-1-3辦理食農教育活動。

教導處

v

v

v

3-1-4推動原住民繪畫教育。

教導處

v

v

v

3-1-5推動傳統歌謠活動。

教導處

v

v

v

4.強化健康環境,營造衛生空間。

4-1-1分配各班環境整潔區域。

教導處

v

v

v

4-1-2落實午餐衛生教育。

教導處

v

v

v

4-1-3實施衛生教育宣導。

教導處

v

v

v

4-1-4依法辦理各項採購。

總務處

v

v

v

5.建置數位化系統及落實環境教育。

5-1-1建置班級數位化設備。

總務處

v

v

v

5-1-2採購各式數位資訊設備。

總務處

v

v

v

5-1-3落實校園監控系統。

總務處

v

v

v

5-2-1配合辦理公共建設。

總務處

v

v

v

5-2-2辦理環境教育。

教導處

總務處

v

v

v

5-2-3汰換省電燈管。

總務處

v

v

v

肆、學校目標

教育的理念總是完美的用愛與包容對待學生,總認為學生有一天一定會被感召,所以會等待且不放棄任何一位學生的才能算是有教育熱誠的好老師。

而誰不是抱著滿滿的教育熱忱來到這個教育環境,

  誰不是對自己期許『決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

然而環境總是殘酷的,教師的地位早已經不再像過去那般神聖了

教師現在難道只能順著學生的期待,而去實踐自己的教育的理念嗎?哪一位老師不是希望能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去補所有的不足...

而這些關懷換來的只是家長與社會的理所當然

教育是結果論,說的不只是學生、也是老師的自我實現。

而自己的治校理念會以學力、團隊、環境及資源等來努力:

一、學力:提升學生基本能()

(一)奠基十二年國教能力基石

(二)提升教師專業發展

(三)培養學生帶得走的生活能力

二、團隊:建立民主化、制度化、績效化的學校行政

(一)建立良好校園文化

(二)鼓勵共同參與、提升工作績效

三、環境:營造溫馨、安全,處處有愛有溫情的校園環境

(一)提升行政效率、貫徹分層負責

(二)貫徹溝通管道

(三)增進師生良好互動

(四)積極改善校園環境與充實教學設備

四、資源:傳承優良的社區精神

(一)整合學校團隊、爭取社區的支持與配合

(二)教育活動融入社區多元價值的意象

伍、計畫期程與預期效益

一、就目標一「培育身心健全之國民」之預期效益

( 一) 發展學校本位課程,激發孩子多元智慧,提供多元發展機會。

( 二) 實施基本學力及心理測驗可了解學生起點行為。

( 三) 推展體驗教學與生命教育能讓學生內心感動,涵蘊情意。

( 四) 實施滿意學習,孩子有成就感,增進自我悅納,健全心理發展。

( 五) 鼓勵教師成立專業社群,透過討論,邁向教師專業,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 六) 以友善為核心理念,落實友善校園策略,把每一個孩子都帶上來。

二、就目標二「創造家長參與信任之關係」之預期效益

( 一) 推動親職教育,強化家庭教育功能與效能,建構溫馨祥和社會。

( 二) 深耕社區文化,可促進學校社區融合情感,擴展教育資源。

( 三) 推動校園開放,可提供社區民眾休憩運動空間,產生生命共同體概念。

( 四) 強化家長會功能,可協助學校辦理教育活動和行政事務。

( 五) 經營公共關係,可善用社會豐富資源,辦學更加彈性靈活。

( 六) 鼓勵社區民眾終身學習,可提昇國民素質,強化國家競爭力。

三、就目標三「構築溫馨與享學之校園」之預期效益

( 一)改進班級經營方式,可活絡師生互動,讓孩子喜歡學習,樂於求知。

( 二)配合學生需求,營造多元學習環境,可刺激孩子學習動機,獲得滿意適性學習。

( 三)成立各式教學社群,可作為教學補給與支持,豐富教學活動。

( 四)美化校園環境,可讓孩子徜徉於優美校園,美化心靈。

( 五) 深化永續校園觀念邁向綠色學校之林,可引領學生珍惜資源並和萬物和平共處。

( 六)推展數位化學校,可增進學生運用資訊能力。

 

登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