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園地:認識黴漿菌肺炎











*飛沫、接觸傳染,因此學校、托兒所及家庭中是最容易被傳染的地點。
*感染後還可能發生重覆感染,此病的潛伏期約10-14天。
*好發的年齡是5-15歲,但5歲以下的幼兒仍然可以見到發生感染的情形
*在台灣地區一年四季均有病例報告,但以夏秋兩季較多,約每四到八年會發生大流行。
****臨床症狀
1.可以從毫無症狀,到上呼吸道感染、咽炎、肺炎甚至全身其他器官的感染。
2.剛開始全身疲倦無力、頭痛、咽喉痛及輕微發燒,接著2-4天會出現乾咳,年齡越小的病童症狀越輕微,反而是年齡較大的學齡兒童或是青少年,症狀反而較明顯且嚴重;
3.接著病童可能會有陣發性的咳嗽甚至有痰,可引起其他的併發症如中耳炎、頸部淋巴腺炎、扁桃腺炎,甚至可以引起身體重要器官如中樞神經、心臟、肝臟、腸胃道、血液、肌肉及關節病變。
4.有一些病人也會出現全身性皮疹,或多形性紅斑,有些氣喘的病童,可以因為黴漿菌感染而使氣喘發作症狀變的更嚴重。
****至醫院就醫時機
1.連續高燒、神智不清、呼吸困難、肌體麻痺,急診求治。
2.咳嗽合併發燒胸痛、不明原因關節或肌肉疼痛、不明原因皮疹,門診求治。
***治療
1.使用紅黴素治療10-14天,治療後可以減輕病童的症狀及減緩病情
2.無法改變傳染的能力,因此病童在治療中或治療後仍具有傳染力。
3.有時身體在對抗黴漿菌時的抗體在低溫下會引起紅血球凝集及溶血,使病童發生嚴重貧血。整個發病過程,尤其是咳嗽,可以持續數週之久。
******應注意事項:
1.因為黴漿菌傳染力極強,在團體或家庭中,如有病例發生,就應避免與病人有較親密的接觸,以減少感染的機會。
2.目前並無有效的疫苗接種可以預防黴漿菌的感染。
3.預防性抗生素的使用並無法避免被感染的機會;如果團體中或家庭中有人被證實感染黴漿菌肺炎,其他成員一旦發生典型黴漿菌肺炎的症狀,則應主動告知醫生曾接觸過黴漿菌肺炎的病人。
資料來源:
1.圖片取自FB照護線上.南投縣政府衛生局
2.內容:https://www.fyh.mohw.gov.tw/?aid=509&pid=0&page_name=detail&iid=1138
*感染後還可能發生重覆感染,此病的潛伏期約10-14天。
*好發的年齡是5-15歲,但5歲以下的幼兒仍然可以見到發生感染的情形
*在台灣地區一年四季均有病例報告,但以夏秋兩季較多,約每四到八年會發生大流行。
****臨床症狀
1.可以從毫無症狀,到上呼吸道感染、咽炎、肺炎甚至全身其他器官的感染。
2.剛開始全身疲倦無力、頭痛、咽喉痛及輕微發燒,接著2-4天會出現乾咳,年齡越小的病童症狀越輕微,反而是年齡較大的學齡兒童或是青少年,症狀反而較明顯且嚴重;
3.接著病童可能會有陣發性的咳嗽甚至有痰,可引起其他的併發症如中耳炎、頸部淋巴腺炎、扁桃腺炎,甚至可以引起身體重要器官如中樞神經、心臟、肝臟、腸胃道、血液、肌肉及關節病變。
4.有一些病人也會出現全身性皮疹,或多形性紅斑,有些氣喘的病童,可以因為黴漿菌感染而使氣喘發作症狀變的更嚴重。
****至醫院就醫時機
1.連續高燒、神智不清、呼吸困難、肌體麻痺,急診求治。
2.咳嗽合併發燒胸痛、不明原因關節或肌肉疼痛、不明原因皮疹,門診求治。
***治療
1.使用紅黴素治療10-14天,治療後可以減輕病童的症狀及減緩病情
2.無法改變傳染的能力,因此病童在治療中或治療後仍具有傳染力。
3.有時身體在對抗黴漿菌時的抗體在低溫下會引起紅血球凝集及溶血,使病童發生嚴重貧血。整個發病過程,尤其是咳嗽,可以持續數週之久。
******應注意事項:
1.因為黴漿菌傳染力極強,在團體或家庭中,如有病例發生,就應避免與病人有較親密的接觸,以減少感染的機會。
2.目前並無有效的疫苗接種可以預防黴漿菌的感染。
3.預防性抗生素的使用並無法避免被感染的機會;如果團體中或家庭中有人被證實感染黴漿菌肺炎,其他成員一旦發生典型黴漿菌肺炎的症狀,則應主動告知醫生曾接觸過黴漿菌肺炎的病人。
資料來源:
1.圖片取自FB照護線上.南投縣政府衛生局
2.內容:https://www.fyh.mohw.gov.tw/?aid=509&pid=0&page_name=detail&iid=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