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兒童食育力-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





根據董氏基金會2017年11月進行的兒童食育力調查,發現有52.1%家長會讓孩子吃保健食品,原因大多都是擔心孩子偏挑食、吃不夠多、發育慢,而吃的保健品種類依序是:改善腸道菌相(60%)、增強免疫力(55%)、減緩過敏(33%)、補充鈣質(33%)、視力保健(29%)。而孩子若從小養成攝取保健品的行為,漸漸就會忽略攝取真食物的重要性,而總有一些營養是保健品無法提供的,董氏指出,以改善腸胃菌相、增強免疫力、鈣質攝取而言,只要每日均衡飲食、蔬菜與水果達到建議攝取量、適時補充奶類食物與未調味小魚乾、深綠色蔬菜等,不需額外補充保健營養品也可以達到這些目的!
「食育」(飲食教育的簡稱)的推行已成為全球趨勢,以日本、英國、美國、瑞典、義大利…等國為例,這些國家相信,從孩子盤裡的現在,就可以想像孩子的未來;孩子對食物的認識不夠,容易出現偏挑食、常選擇不夠健康的食物、或者習慣以營養補充品取代原態食物,導致過輕、過重、肥胖等體位兩極化情形,長久來說對健康造成更大的影響。在日本,就認為「食育」是德、智、體、群、美五育的基本!食育包含:飲食認知(認識食物與營養價值)、飲食行為(讓孩子學習選擇對健康有益且安全的食物)、飲食文化等部分,好的飲食行為可以幫助孩子奠定健康的基礎,同時也可以讓孩子更專注、更享受校園生活;而讓孩子理解飲食文化、認識食物起源,除了培養孩子對各種事物的尊重之心,也可以間接減少孩子對食物的浪費。
臺灣近年開始重視食品安全、學校營養午餐等議題,而在此同時,學童卻還是對食物從農田到餐桌的旅程一知半解。根據教育部學校衛生法第16條、第20條,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應安排對學生進行健康飲食教育,同時結合家庭、社區等資源進行,讓學生於生活中實踐,有選擇健康食物及烹調食物的能力。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於校園中推動食育已久,更自民國106年起,結合全家便利商店零錢捐資源,推動「提升兒童食育力系列計畫」,包含:透過與學校合作發展不同食育模組,建立完整而有效的飲食教育教材、學校實施食育之建議流程,供臺灣小學作為實施健康飲食教育之參考。同時也規劃辦理系列工作坊,以教育部「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健康飲食教育指導內容及規畫範例」為基礎,透過學校在職人員實際經驗分享以及安排實作活動,讓學員實際操作、激盪創新的教學內容,將食育落實於校園中,協助校園發展食育教學內容。
每個孩子都值得一個更好的未來!透過「食育」孩子才能有健康的身心,才能提升孩子的競爭力,未來才有希望!
參考網站:https://foodeducation.jtf.org.tw/
「食育」(飲食教育的簡稱)的推行已成為全球趨勢,以日本、英國、美國、瑞典、義大利…等國為例,這些國家相信,從孩子盤裡的現在,就可以想像孩子的未來;孩子對食物的認識不夠,容易出現偏挑食、常選擇不夠健康的食物、或者習慣以營養補充品取代原態食物,導致過輕、過重、肥胖等體位兩極化情形,長久來說對健康造成更大的影響。在日本,就認為「食育」是德、智、體、群、美五育的基本!食育包含:飲食認知(認識食物與營養價值)、飲食行為(讓孩子學習選擇對健康有益且安全的食物)、飲食文化等部分,好的飲食行為可以幫助孩子奠定健康的基礎,同時也可以讓孩子更專注、更享受校園生活;而讓孩子理解飲食文化、認識食物起源,除了培養孩子對各種事物的尊重之心,也可以間接減少孩子對食物的浪費。
臺灣近年開始重視食品安全、學校營養午餐等議題,而在此同時,學童卻還是對食物從農田到餐桌的旅程一知半解。根據教育部學校衛生法第16條、第20條,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應安排對學生進行健康飲食教育,同時結合家庭、社區等資源進行,讓學生於生活中實踐,有選擇健康食物及烹調食物的能力。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於校園中推動食育已久,更自民國106年起,結合全家便利商店零錢捐資源,推動「提升兒童食育力系列計畫」,包含:透過與學校合作發展不同食育模組,建立完整而有效的飲食教育教材、學校實施食育之建議流程,供臺灣小學作為實施健康飲食教育之參考。同時也規劃辦理系列工作坊,以教育部「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健康飲食教育指導內容及規畫範例」為基礎,透過學校在職人員實際經驗分享以及安排實作活動,讓學員實際操作、激盪創新的教學內容,將食育落實於校園中,協助校園發展食育教學內容。
每個孩子都值得一個更好的未來!透過「食育」孩子才能有健康的身心,才能提升孩子的競爭力,未來才有希望!
參考網站:https://foodeducation.jtf.org.tw/